
来源: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作者:谢曼丹 时间:2022-06-16 16:29:44
1.在下列选项中,属于和声小调的旋律是( )。
【答案】B。解析:从题干中可以得出本题的题眼为和声小调的分析。其次,和声小调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第Ⅶ级音升高半音,因而使Ⅵ-Ⅶ之间构成增二度。假设题干中的选项均为小调,根据调号我们可以判断出A选项为e小调、B选项为c小调、C选项为b小调,D选项为a小调。其次,根据计算出来的调式,找每个调的Ⅶ级音。最后,看Ⅶ级音有没有升高半音,来确定哪个是和声小调。e小调的Ⅶ级音是D,c小调的Ⅶ级音是B,b小调的Ⅶ级音是A,a小调的Ⅶ级音是G。B选项的第Ⅶ级音升高了半音。综上,正确答案为B。
2.常规交响乐队中弦乐组由几个声部组成( )。
A.三个 B.四个 C.五个 D.六个
【答案】A。解析:从题干中可以得出本题的题眼为交响乐队的声部。其次,弦乐分高音、中音、低音三个声部。高音为第一、第二小提琴,中音为中提琴,低音部分为大提琴和贝斯。综上,正确答案为A。
3.作为指挥,在排练新作品之前应做的工作是( )。
A.仔细研读总谱 B.督促乐队成员练琴
C.与队伍成员讨论作品 D.和乐队成员聆听作品
【答案】A。解析:从题干中可以得出本题的题眼为指挥注意事项。其次,指挥在拿到一部新的音乐作品时,要进行快速阅读,大致掌握作品的基本情况。只有对新作品有所了解,这样才能在排练时做到心中有数,从容自如。综上,正确答案为A。
4.在班级合唱排练时,能始终保持全体学生音乐学习动力的是( )。
A.学生的音准 B.学生的节奏 C.学生的兴趣 D.学生的音乐
【答案】C。解析:从题干中可以得出本题的题眼为合唱的动力。其次,班级合唱排练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。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。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,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,使“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”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。这种变“苦学”为“乐学”的状况,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,这就是所谓“乐(音乐)即是乐(快乐)”的道理。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,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,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,使“要他唱”变为“他要唱”,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。综上,正确答案为C。
5.流行于浙江地区的戏曲是( )。
A.花鼓戏 B.黄梅戏 C.采茶戏 D.越剧
【答案】D。解析:从题干中可以得出本题的题眼为浙江地区的戏曲。其次,A选项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、花灯戏的总称,其中包括长沙花鼓、岳阳花鼓、常德花鼓、衡阳花鼓、邵阳花鼓等,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,形成了各自的风格。B选项黄梅戏曲主要流行于安徽、湖北、江西等省,起源于湖北黄梅采茶调,成长在安徽安庆地区。C选项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,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,种类繁多,各地特色鲜明。D选项越剧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,它源于浙江嵊县的“的笃班”,1916年进入上海以“绍兴文戏”的名义演出,1938年使用“越剧”这一名称。综上,正确答案为D。
相关推荐: